![]()
“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”是2018年廣州市政府十件民生實事之一。2019年廣州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,十件民生實事基本完成。全年計劃完成市場改造45家,共完成51家,超額完成6家。經考核評價,共評出13家“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暨肉菜超市規范化經營單位”。
近日,記者走訪了越秀區、荔灣區和天河區部分改造過的肉菜市場。作為最傳統、最重要的“菜籃子工程”,肉菜市場的改造不僅追求環境整潔、衛生干凈、產品品質有保障,更開辟了黨工學習部、母嬰室等特色和人性化的服務,助力老城區實現新活力。
老市場“大變身“:干凈整潔如商超誠信建設保障“菜籃子工程”
![]()
近日,珠江新城獵德新街市升級改造后正式開業。門口花籃簇擁,場內窗明幾凈。鮮花、蔬果檔口依次排列,藥房、超市一應俱全。第一次來到獵德新街市的街坊總會說,這不像印象中滿地臟水的肉菜市場,倒像個大型購物商超。
![]()
瑪莎是俄羅斯人,在獵德生活了五年多。這天,她帶著2個月大的寶寶來獵德新街市購物。挑選完貨品之后,瑪莎熟練地拿出手機掃碼付款。“方便、干凈、環境好,這是我最大的感受。”瑪莎說,以前市場中沒有這么多的商品種類,她每次走進來總覺得光線昏暗,衛生程度不高。經過改造后,她變成了獵德新街市的常客。
肉菜市場的“變身記”不僅出現在CBD,老城區里的傳統肉菜市場也有新變化。在荔灣區西華路金花直街,有一家老牌的國營菜市場——西華肉菜市場。去年12月,經過三個多月的改造后,西華肉菜市場重新開門迎客。走進改造后的新市場,燈光明亮、貨品齊整是第一印象。無障礙通道、公平秤、違規失信檔位公示牌等設施齊備。每天都到西華肉菜市場買菜的何阿姨說,“市場比以前干凈很多,按照食品的種類劃分經營區域之后,菜品的選擇也多了,但價格沒有明顯上漲。”
在西華肉菜市場的大門口,一個電子顯示屏懸掛正中。屏幕上顯示的是市場的快檢信息,包括樣品品類、來源、檢測項目和檢查結果等信息都會第一時間進行公布。在市場內,每個檔口上都張貼的三張銘牌,分別是營業執照、價格牌和商品流通追溯二維碼。市民前來買菜,可以掃描二維碼溯源,食品品質安全有了更多保障。
![]()
在楊箕村的回遷房中,也有一個整飾一新的菜市場——楊箕新街市。改造后的楊箕新街市主體有兩層,一層主要開設了面包店、藥店等便利商鋪,店面整潔,裝修風格現代化;二層則是肉菜市場。“現在環境是真的好了,我們買菜還有電梯坐。”一位買菜的老街坊介紹,新街市還專門設有手扶電梯直達二層菜市場,方便市民的購物消費。
升級配套提品質:母嬰室、黨工學習部“搬進”肉菜市場
2018年初,廣州市將“全面加強肉菜市場環境的規范化建設和管理”納入十件民生實事范圍。要求加強肉菜市場環境的規范化建設和管理,提高肉菜市場環境整潔、衛生干凈水平。對各區肉菜市場進行現場核查并督導升級改造工作進度,加強市場內部有序管理,保持市場環境衛生干凈整潔。做好規范化文明經營,加強衛生清潔,場內經營秩序等工作,并對各區部分肉菜市場進行現場檢查。
期間,廣州市通過商務發展資金對完成升級改造的項目給予支持。海珠、黃埔、天河、越秀、花都等區紛紛出臺配套財政扶持政策,形成市、區疊加的政策支持效應,激發市場改造的積極性。去年,廣州市全面完成年度既定45家肉菜市場升級改造任務,另超額完成6家市場的改造,全年累計完成市場改造51家。
![]()
獵德新街市場長蘇偉超介紹,改造特意針對街坊們反映的如通道過窄、檔口臺面過高等問題進行改進。在管理上,街市聘請了保潔公司在營業時間內輪班進行保潔,確保環境衛生。在西華肉菜市場的管理辦公室內,32路監控視頻信號都集中傳送到這里。西華肉菜市場負責人陸雅麗表示,市場改造后升級了視頻監控系統,24小時對市場進行監控管理。
在實際改造過程中,廣州積累了不少具有特色的改造經驗。三元里瑤臺的興隆肉菜市場是全省首個設立母嬰室的肉菜市場。作為老城區中面積較大的肉菜市場,占地面積約9000平方米。市場改造后專門設置了母嬰室和兒童游樂場。興隆肉菜市場董事長顏勤桂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如果家長買菜可以把孩子放在游樂場里,有專人進行看護,家長也省了心。